政企同频共振营商会客厅里“淘”出解题金点子!
是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,代表着一个地方的发展软实力和硬支撑,哪里营商环境好,人才就往哪走、资金就向哪流、项目就在哪建。
为加快推进青浦长三角创新枢纽建设,持续优化区域营商环境,近日,《“青和力・浦未来” 营商会客厅》在青浦开启,企呼我应、破解难题。
“青和力・浦未来”营商会客厅一开场,多家企业都笑称自己是“传统企业”,并轮番倾诉各自的“痛点”。上海中韩杜科泵业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咸明哲坦言,虽然今年业绩与去年持平,但行业“内卷”导致产品价格难涨、利润率下滑!相较于AI、机器人等资本热捧的高精尖领域,他感到传统行业正面临关注度与投资不足的困境。
书香门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唐海英也深有同感,“作为扎根青浦的传统企业,一方面很难在本地项目建设中获得更多参与机会;另一方面当前政策扶持好像更偏向高精尖领域,地板作为传统制造企业,难享红利。”
也有正在努力转型的企业碰到了申报指标“难匹配”的问题。上海荣泰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运营总监张丽萍说,“公司正在从硬件制造向健康服务平台跨越,我们拓展出汽车按摩座椅等新赛道,而且在人工智能方面已经多有尝试。但是在具体的政策申报中,公司被认定‘偏传统’,错失了某200万项目的申报机会。”她专门提到,“转型阶段我们很努力,在研发投入、市场推广方面,投入大量的资金。我觉得政策的扶持,不能说只表扬成绩好的优秀的学生,应该看到非常努力的学生。”
青浦区经委主任陆蓓蕾频频点头马上回应,自去年起青浦推出“企呼我应”机制,就是整合各委办局资源,分行业及上下游开展技术交流、搭建供需对接平台。“在公平竞争的前提下,应该是要支持本地公司发展的,我们马上做对接。我们现在的营商环境就是贯穿到365天,每天24小时。”创新不分前沿与传统,青浦打造“长三角创新枢纽”既需高精尖企业引领,也需传统企业创新发力。
作为时尚领域的化妆品企业,妮维雅(上海)有限公司当前面临线上转型与发展的关键期。政府事务总经理雷开霆直言:“一方面,行业‘流量内卷’加剧,线下市场受冲击转向线上,但企业决策流程长;另一方面,线上运营急需专业人才支撑,传统线下依赖的促销员、导购团队难以适配线上需求,短视频编导等核心人才短缺!”
“我们尤其需要生物、微生物领域高端研发人才。”均瑶润盈生物科学技术(上海)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许卫国直言:“现有招聘渠道匹配度有限,政府部门能否搭建更精准的人才匹配平台?解决高端研发人才‘难获取’的痛点。”
“说实话咱们公司有很多老专家,六十多岁、七十多岁还在工作。所以说如果各位有更好的人才推荐,在半导体行业的话,我们很欢迎!不拘年龄。”芯笙半导体科技(上海)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施剑文直接“在线摇人”。
不等企业“上门问”,政府主动“跑腿找”!听到企业的急切诉求,青浦区人才工作局副局长张荣当场落实。“我们接下去会到北京、长三角等地开展校招,围绕3+3+3+1的产业构建人才图谱。企业盼精准人才匹配,我们积极对接需求,让人才服务更对位、更高效!”
“我们造的是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,瞄准‘城市新出行’,但前期研发投入周期长、长期无回报,希望能获得补贴、给人才更好激励。” 在交流中,专注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研发的飞翎科航空科技(上海)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首席市场官卢懿道出“研发不易”“如何留住人才”的困境。
听到这,张荣迫不及待地说道:“今年3月我们已联合科委出台‘科创人才五条’(涵盖创业资助、载体支持、安居保障、生活服务、引才大使五项关键举措),若企业研发团队有需求,可通过评审申请,我们将在资金支持、人才安居等方面给予帮扶,助力企业缓解研发与人才激励压力。”卢懿和其他有用人需求的企业家纷纷拿出手机,和张荣现场加起了微信。
作为低空经济领域的初创企业,运营场景的打造也是一大“难题”。卢懿直言低空经济运营场景打造涉及多方协同,虽然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广阔,但从核心载具开发到商业化落地,需整合政府、民航局、基础设施建设方等多方资源,现阶段企业急需场景支持以推动技术落地。
青浦区建管委副主任耿伟荣主动接过话茬,他表示当前青浦区正围绕低空经济“基础设施网、航路航线网、服务保障网、导航进出网”四张网建设,对接市级民航处与相关企业,后续将积极协调有关部门,为企业场景落地创造条件。
“对处于孵化期的低空经济初创企业,不设营收、产值要求,重点鼓励技术突破与产品研制。”青浦区经委主任陆蓓蕾表示,青浦区正专题研究低空经济规划,明确区域发展定位——依托长三角区位优势与物流产业基础,优先发展低空物流场景,且计划今年11月出台专项政策。“此前已经走访全区30余家低空经济相关企业,后续将针对飞翎科的具体诉求(如空间、政策支持)开展专项对接,助力企业减轻研发压力,推动低空经济产业在青浦落地生根。”
“内卷”一词高频出现!不少企业表示,良性竞争需以政策为支撑,在保护创新成果的同时,避免“劣币驱逐良币”,才能推动整个行业高质量发展。
上好佳(中国)有限公司总经理兼首席财务官颜松木坦言,企业正面临“O2O渠道价格冲击”与“社保成本”的双重压力。青浦区人社局副局长吴薇现场支招,“可通过吸纳重点人群来降低部分用人成本。具体来说,若企业招用高校毕业生或本地户籍的就业困难人员,就可以享受相应的政策补贴。”
上海美蓓亚精密机电有限公司落地金泽镇,公司高级主任王照钦说:“过去30年持续享受青浦区惠企政策、‘益企·成长’等项目支持,收获实实在在的发展红利。不过,企业在产业政策申请方面仍面临挑战。”她现场举了个例子,“我们企业对知识产权保护要求极高,核心技术属于机密,而部分政策申请涉及研发信息公开,是不是能通过‘白名单’制度,为优质公司可以提供更便捷的政策享受通道?”
针对企业诉求,青浦区经委主任陆蓓蕾抢先表态,今年青浦区将营商环境改革作为一号改革任务,聚焦政策“直达快享”,要求年内“免申即享”政策比例达30%。“我们正在推进政策拆解与大数据匹配,推动精准政策推送,未来将进一步破解专利等涉密领域政策申请难题,保障企业技术安全的同时落实扶持。”
“美蓓亚是青浦区金泽镇的优质企业之一,服务好企业,我们定下‘三快’目标——申请快、审核快、享受快。”金泽镇副镇长乐俊清进一步补充,为让企业高效享受政策,镇里从线上线下两方面发力,尤其注重“全程跟踪指导”服务。
阿特麦文创园从传统工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,依托独特文创定位与练塘镇“万亩含氧林”生态优势,成为乡村“网红打卡地”,但副总经理徐春花现场谈到了“交通不便”与“环境提升”两大瓶颈:“游客常因导航偏差绕路,周边河道、道路环境要再提升提升,我们还想依托‘水乡资源’开发水上运动,谁来帮帮我?”
话音刚落,现场多个政府部门打开了“话匣子”。青浦区建管委副主任耿伟荣抢先发言,“相关道路在吴江、嘉善一体化区域范围内一并考虑,2022年做过战略规划,也签订了框架协议,后续将于‘十五五’期间推进。”青浦区水务局副局长王夙接着说,园区周边这些年也有很多水务建设项目实施,提升了水生态和区域风貌。“水上运动现在深受市民欢迎,我们也会争取政策支持。”政企协同发力,为阿特麦文创园破解瓶颈、实现更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。
“我们生产的是处方药,很难通过常规广告、互联网推广等方式,向医患及百姓传递产品高质量、智能制造优势与临床研究成果。”青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华婷燕马上接过话筒,“我们来组织!参与企业开放日、走进生产线及生物医药实训基地等方式,扩大科普宣传。”
除了缺推广,芯笙半导体科技(上海)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施剑文直呼“我们缺地!”他解释称,“半导体封装设备生产需重型装备,对厂房承担重量、高度等规定要求极高,目前企业实际作业区仅5600平方米,远不能够满足发展需求。”
对于这家企业,区经委表示已关注到企业未来的发展需求,前期正在和青浦工业园区一起研究三种方案的落地可行性。“第一是现有厂房租赁,但你们对厂房规定要求特殊,现存可租赁厂房大多不符合。第二是企业自主拿地,芯笙半导体所属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高端装备制造赛道,符合青浦‘千亿级’赛道定位,有政策支持,但企业要考量重资产投入;第三就是政府主导定制厂房,通过租赁或‘以租代售’方式,为企业打造符合需求的定制化厂房,目前青浦工业园区已经有初步方案,该方案可有效平衡企业需求和政府资源聚焦,我们会一起加快推进。”
对于在场企业提出的诉求,青浦区多个部门迅速给出“破题思路”:不等企业“遇阻求助”,就主动靠前创造条件!通过全区域覆盖、全过程跟踪、全方位服务,让落地青浦的企业真切感受到“事事有回应、件件有着落”。
“营商环境,我觉得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。第一政府非常努力,第二政策非常给力,第三政策有没有效力?第四企业能不能得利?所有的营商环境,千言万语最终都归结为一个标准,那就是这一个企业能不能在这一个地区合法经营,然后发财,这是我们衡量营商环境的最终标准。”华略智库CEO、长三角研究院院长夏骥的这一判断,成为政企双方共识的 “度量衡”。
营商环境没有最好、只有更好,唯有以“永远在路上”的执着,才能让广大企业在这里放心投资、安心创业、顺心发展,方能浇灌出“万木成林”的经济图景。《“青和力・浦未来” 营商会客厅》正在见证。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广东初二男孩被5名同学围殴,父亲抡起铁棍将其中一名活活打死,判决结果出来后,网友不淡定了…
中国移动AI转型:到2028年底AI投入要翻一番,探索十万卡智算集群建设
荣耀Magic8 Pro配置曝光:1.5K四曲屏+7200mAh电池+200MP潜望镜头
一加Ace 6三证齐全蓄势待发:骁龙8至尊版+7800mAh史上最大电池
上一篇:书香门地济南旗舰店灿烂启幕